8月下旬开始,全省大面积粳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也是穗期病虫防治最为关键的时期,打好、打准、打对以穗稻瘟为主的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对于保障水稻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去年水稻稻米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结果,今年穗期穗稻瘟病防控,必须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控策略
立足“预防为主”的策略,紧扣破口初期和齐穗期用药防控。 密切关注破口抽穗期天气条件,遇雨坚持“宁早勿迟”的原则,抢雨前用药预防。
二、防控药剂
稻瘟病防治可选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稻瘟灵、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稻瘟·三环唑、三环·嘧菌酯等化学药剂,或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井冈·腊芽菌、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具体产品可参考“2021年江苏省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名录”。
三、安全要点
一是轮换用药。第一次破口初期防治可选用三环唑或稻瘟酰胺单剂及其复配剂,第二次齐穗期防治可选用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单剂及其复配剂。
二是按规使用。严格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施用,一般一个生育期内同类药剂使用不要超过3次、不连续使用2次,同一防治对象原则上每次只选用一种针对性药剂。稻瘟灵、三环唑高频次、超剂量使用易造成农药残留,水稻一生中这两种药剂使用均不能超过2次。局部地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产生一定程度抗药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慎重选择使用。
三是合理使用。根据农药标签要求用药,可适当添加农药助剂,具体产品可参考“2021年江苏省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名录”。配药时要做到二次稀释,对农药包装袋(瓶)三次清洗,防治后按要求规范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
四是安全施用。施药时要选择早晚比较凉爽时段,避开高温时段,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中暑、中毒事故发生;避开降雨、雷电天气,雨后6小时下雨应补治;在风力不大时施药,选择在上风处用药,如果风速过大,应停止用药。在放蜂、养蚕、稻田综合种养区施药时应选择小机喷雾,慎用有机磷类农药。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126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