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搁田作用
1.增加土壤通透性,使水稻根系下扎,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为后期健壮生长打好基础。
2.控制氮素吸收,控制水稻分蘖后期的无效分蘖,使养分集中供给有效分蘖。
3.调节水稻的生长,使水稻根系发达、底部节间缩短、叶片上举、老健青秀、通风透光、茎秆粗壮。提高水稻的抗病抗倒能力。
4.促进水稻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使水稻穗大粒饱。
二、适时搁田
1.苗到不等时。总茎蘖苗达到穗数苗的80%(70%-90%)左右时开始排水搁田。
2.时到不等苗。最迟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前(10叶)时开始搁田,无论茎蘖苗多少,均应搁田。
三、适度搁田
1.适时早搁。机插秧始蘖后发苗势强,群体茎蘖增长迅速,来势猛,控制不当易发过头,因此要早搁。除孕穗期建立浅水层外,倒2叶前均为搁田时期。
2.轻搁、多次搁。机插稻与直播稻根系分布浅,个体不粗壮,对水分比较敏感,要实施早搁、轻搁与多次搁。搁田标准:搁田搁到田边裂小缝,田中硬皮,表土不白,即可上浅水,然后落干,如此反复,最后达到田土沉实,人走留脚印但不陷脚,田表面有新根,叶片硬直、叶色褪淡。
3.开好丰产沟。为确保搁田效果,理顺外沟的同时,没有开丰产沟的,要及时开好十字沟或井字沟搁田。
四、因苗抓好搁田指导
1.叶色深、群体明显旺长田块。主要指早播、早栽田块。亩茎蘖苗35万以上的旺长田,以“控”为主,适当重搁,且搁的时间可长一点。
2.临近有效分蘖叶龄期够苗田块。当前田间亩茎蘖苗30-35万的田块,立即排水搁田,以“保”为主,采取轻搁、多次搁。
3.群体生长量不足田块。亩茎蘖苗20万以下的田块,有效分蘖叶龄期临界前,力争更多的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期来临后,及时带肥搁田,搁田期保持一定的叶色不褪淡,以“露”为主,推迟搁田,同时在倒5 叶提早施用穗肥争取动摇分蘖弥补。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158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