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作物大多喜钙,需要量较多,是作物必需的中量元素。


钙在植株体中可以促进细胞壁的发育,减少体内营养物质外渗抑制病菌的侵染,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蔬菜缺钙,一方面容易引发生理性病害,另一方面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抗病性下降,感染各种病害的几率也会增加。


那么,蔬菜为什么会缺钙?缺钙会引发哪些病害?生产中应该如何补钙呢?


一、蔬菜为什么缺钙?


1、土壤原因


土壤本身钙较缺乏,如南方土壤。北方土壤中钙的含量一般是比较充足的,但在较干旱的条件下,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会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收。 


2、不良的施肥习惯


在蔬菜生产中,菜农为追求高产盲目加大施肥量,导致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抑制了土壤中钙的有效利用。


3、钙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


主要是蒸腾作用,设施内是一个高湿的环境,蔬菜蒸腾作用相对较弱,降低了根系对钙的吸收。


另外蔬菜的幼嫩部位及果实的蒸腾作用较小,对钙的竞争力弱于叶片,而且钙属于难移动性元素,难以在蔬菜体内进行再分配,因此缺钙首先在生长点(白菜干烧心、芹菜心腐病)及果实(茄果类蔬菜脐腐病)上出现症状。

二、蔬菜缺钙症状


1

、番茄缺钙


幼叶顶端发黄,植株瘦弱、萎蔫,顶芽死亡,顶芽周围出现坏死组织,根系不发达,根短,分枝多,褐色。果实易发生脐腐病、心腐病或空洞果。


番茄脐腐病初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斑,后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凹陷、变褐,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后期遇湿度大腐生霉菌寄生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


2、

辣椒缺钙


辣椒脐腐病主要为害果实。受害果在花器残余部周围,初显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迅速扩大,有时可扩张到近半个果实。


患部组织皱缩,表面凹陷,常伴随弱寄生菌侵染而呈黑褐色或黑色,内部果肉也变黑,但仍较坚实,再遭软腐病菌侵染,引起病果软腐。


3、

黄瓜缺钙


瓜类作物缺钙主要发生在初花期,也就是植株1-2米时发生最多。表现为新叶干尖、烂龙头等,后期瓜类作物出现裂果、畸形等生理性问题,很多也都与缺钙密切相关。


4

、大白菜缺钙


未结球前,易出现“叶焦病”,湿度大时叶缘腐烂,内叶片边缘水浸状至褐色坏死;结球后缺钙内部叶片顶烧干边,呈豆腐皮状,又名“干烧心”。另外,大白菜干烧心,容易诱发软腐病。


5

、甘蓝缺钙


叶缘卷曲,失色,有白色条斑,生长点死亡。


6

、芹菜缺钙


幼叶早期死亡,生长细弱,叶色灰绿,生长点死亡,小叶尖端叶缘扭曲、变黑,又叫“心腐病”。


区别于软腐病:心腐病发生于幼嫩心叶生长点,而软腐病发生于叶柄近地面处,有臭味。


7

、花椰菜缺钙


花球发育时期容易表现缺钙症状,新叶的前端和边缘黄化,继而褐变枯死;花球发育受阻,质量下降。


8

、莴苣缺钙


生长受抑制,幼叶卷曲畸形,叶缘呈褐色到灰色。严重时幼叶从顶端向内部死亡,死亡组织呈灰绿色焦叶。


9

、胡萝卜缺钙


叶子缺绿,坏死,最终死亡,叶子稀疏,根部易出现开裂。

三、钙肥如何补充效果好?


1

、叶面喷雾,喷洒部位要准确   


普通叶面肥喷洒时,只需要把叶片喷匀就好,营养吸收后植株体内会进行转移。但对于钙肥来说,叶片吸收就是吸收了,不会再从叶片运送到真正缺乏的部位去。


菜农按照喷洒农药的方式,喷洒成熟叶片,当然起不到补钙的作用。


幼嫩部位易缺钙,菜农在进行叶面补钙时要重点喷洒植株的幼嫩部位。如叶面补钙时重点对茎尖生长点以下30厘米的距离喷施,同时重点喷施幼果,适宜的补钙时期为幼果形成后。     


叶面补钙时要选择好的钙肥产品,例如分子小、植株易吸收的以色列、荷兰进口螯合钙肥。


2

、底肥中注意补钙


钙肥需求量大,单靠叶面肥是很难满足蔬菜生长需要的,叶面喷雾只能作为应急措施或者辅助措施,而不能单靠叶面肥补充,要注意提前补充钙肥。


一是熟石灰、石灰氮等,可以与有机肥一起撒施到土壤中,结合高温闷棚,既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又可以杀灭病原菌、线虫,还可以补充钙肥,一举多得。


二是底施多种含钙肥料,如加拿大、英国等进口颗粒钙肥,既可以底施,也可以冲施,使用方便。


3

、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钙肥的吸收与水分息息相关,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才能促进钙肥吸收。合理浇水是减少缺钙症状最主要的措施,尤其是在水质硬度高的地区。


浇水时应均衡浇水,不能突然大灌一水,又旱上好几天,应小水勤浇,保持地面见干见湿,以保证根系正常吸收矿质元素。


出现缺钙症状要注重根系的养护可适量使用进口无激素生根剂,确保根系健壮,功能良好,才能把钙肥吸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