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些农谚是什么?该怎样判断来年的收成呢?下面我们就听听老人的说法吧!
一,来年收成啥样?进入冬月主要看啥?
咱们的祖先最关心来年的收成好不好,收成好了,可以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所以吗,人们最盼望的就是丰收的到来,老人说,来年能不能丰收,就看三天的天气就知道了,第一天就是冬月初一,十一和二十一,在民间有“冬月三一晴,谷米一般平”的说法,这句话是说,要是冬月初一晴天的话,今年谷米的价格不是很贵,言外之意也就是说今年的收成不会很差,既然收成不错,所以粮食价格就一般般啦。
不过要是冬月这三天要是阴天就不一样了,农谚说“冬月三一阴,粮食贵如金”,大家看字面就可以知道,要是冬月初一、十一和二十一阴天的话,预示着今年的收成不会很好,物以稀为贵收成不好,所以粮食价格就比较贵了。
看初一的天气,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地区以晴天为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明年的收成会很不错。
二,还有什么可以预示来年的收成吗?
见多识广的老人还说,民间还流传俗语“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这句话也可以说明来年的收成不错,咱们知道,到明年是癸卯年,癸主水是财的象征,所以人们喜欢的称其为金兔,恰好到了来年也是一个双春年,也就是说来年有两个立春,第一个立春在正月,农历正月十四,而另一个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五,双春年一般来说,收成很好,看俗语说,麦子获得了大丰收,甚至可以被当作柴来烧,虽说粮食价格便宜,但是丰收还是很让人向往的,俗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吗!
对于两个春,人们还说“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二零二二年,这一年由于干旱的折磨,由于疫情的打击,人们过得异常艰难,但愿来年能够丰收,但愿人们的生活可以好转,但愿快乐和自由可以围绕在咱们身边。
三,进入冬月有啥习俗?
进入冬月,随着寒气的逼近,春节也要慢慢来到了,在冬月还有很多习俗呢,老人说这些习俗早看早吉祥。
在冬月,人们讲究祭祀天地和祖先,咱们知道,进入冬月是农闲时候,这个时间段没有农活,人们有时间祭拜神灵和祖先,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祈求日子过得平安如意。对此俗语说“冬月不祭祖,来年要受苦”,这表面撒上有点迷信,但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冬月在北方广大地区,还讲究多吃饺子,冬月农闲,人们有功夫包饺子,这样可以改善生活,更能储备能量,滋养身体,冬月吃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冬月是秋冬季节之交,故曰“交”也,此时吃饺子,顺应季节变化,古人认为也是吉祥的象征。
古人还认为,在冬月不宜出远门,毕竟春节快到了,出门挣钱没有几天都要回家,挣的钱还不够路费就不划算啦。
四,总结
听完老人的介绍,心里豁然开朗,明白了咱们古人的智慧,也明白了古人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虽说这些民风和民俗,随着时间和岁月的变迁,人们慢慢的淡忘了,忽略了。
今天写下这些,也算对祖先的怀念,也告诉大家对于优秀的文化,也应该记在心里,传承下去。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182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