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招风耳”形成的原因和对产量的影响
前面玉米“多胞胎”文中说过,玉米棒上的苞叶只是由叶鞘发育变成而没有长出叶片的变态叶。当果穗进行分化时,其上的叶片也不断分化生长,只是果穗分化形成后,因其个人贪婪的特性,独自霸占植株提供的光合营养物质,因分化的叶片没有了养分供应,生长后劲不足,就只是形成了后来的苞叶,叶鞘上还没有来得急伸长的叶片就直接被扼了。当植株提供的养分果穗独自消耗不尽时,处于私心,又将养分优先调节分配给保护自己苞叶进行存储,以便保护自己和日后方便索取,这样叶鞘上被抑制的叶片就会进一步分化生长,进而出现所谓的”招风耳”,这也是栽培上正常的一种生理表现,苞叶上的”招风耳”也只是苞叶的伸长叶而已,其中养分越多,会伸长越大,当其能形成光合产物并输送积累至穗柄上时,会造成穗柄节间拉长,不仅会抑制影响果穗吐丝,而且伸长叶片还可能阻挡花粉落在花丝上,引起玉米受精发育不良,出现秃尖,缺粒、少粒、籽粒稀疏、空穗等情况,减产严重。简单说,玉米“招风耳”是水肥充足生长较好的一个表现,其中“招风耳”小,发生少利于千粒重增加,提高产量,若“招风耳”大、多,影响玉米吐丝受精会明显减产。二、诱发“招风耳”的主要原因虽然“招风耳”是玉米长势好的表现,但是调查发现,诱发形成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为:品种特性:生产中出现”招风耳”的情况比较常见,只是一般发生数量不多,比较小,产量基本不影响,但种植年限较长的老品种相对发生比较重一些。气候因素:像苗期干旱影响,长势不好,造成植株变矮僵苗等,中后期雨日天气较多,田间水肥充足容易引起。栽培管理:涉及因素比较多,但调查发现,以下几个情况诱发明显:高肥水田块发生一般比低肥力水平田块发生重,尤其同一品种不同田块种植;种植密度低田块一般比种植密度高的田块重,尤其像缺苗断垄,或田边,地头光照较好,边行优势强,植株长势好的植株容易发生;移栽苗田块一般发生比直播田块重;玉米基肥不足,追肥偏迟或没有追肥,水肥不足长势不好,而中后期追施较多,加之水分充足多会诱发引起;调节剂使用不当。控旺过度后,喷施赤霉素用量过多,或中后期细胞分裂生长药剂使用过多,尤其抽穗后对苞叶大量喷施,加之水肥充足,也多会诱发引起。三、玉米”招风耳”防治措施从”招风耳”的形成和主要影响因素看,品种和气候等是发生的基础,但不是主要因素,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才是其发生最主要因素,因此生产上要以品种为基础,重点抓好栽培管理措施,才是避免发生的关键,因此对其防治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字: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204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