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资生意不好干,疫情反反复复,资金压力,原料涨价,成本加大,利润萎缩,竞争还不断加剧...一批坚持走正规道路的农资人正在静悄悄走向成功,却还有一批不法商家动“歪脑筋”,大量销售便宜“假肥料”!
假肥,不仅坑农害农,连零售商也不放过!对正规厂家的品牌肥市场造成严重挤压。惹得厂家自己打假!却还远远不够!
文章末尾有关于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在购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假肥甄别方法也可以留言让更多朋友知道
今年买化肥一定要小心了!大家多多转发,让身边人别再被骗了!30种假肥料及套路合集·竟都是常见类型!
一、复合肥 ,时长01:52
▲央视曝光!伪劣化肥重新包装,以次充好牟取暴利!
复混肥料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15063-200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18877-2009,掺混肥料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18877-2009,对于肥料外包装袋上执行的标准不是以上国家标准,或者没有肥料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证号,或者许可证号、登记证号不全的,大家一定不要购买。假复合肥事如何猖獗的?
1、江苏的农民朋友反映,他们村里前不久前来了一伙推销肥料的,40公斤的复合肥120元一袋,氮磷钾含量3个16,总养分大于48,种油菜每亩地用一袋,村民买了用过之后,刚开始效果还可以,油菜长到8到9片叶子后,就开始出现脱肥现象,发黄严重。
经查实,肥料登记证上的企业名称与产品包装上的企业名称不符,而且该登记证显示为有机肥料,与包装上的复合肥料更是不同,该登记中的内容显示,此有机肥料氮磷钾的含量为5%,有机质是45%,并非产品包装上标识的( N-P2O5-K2O,16-16-16,总养分≥48%),该产品执行的是有机肥的标准,标识却是复合肥,登记证企业名称与包装上的企业名称不符,涉嫌有假冒伪劣嫌疑。这不仅是对正规生产企业合法权益的侵犯,更是严重的坑农害农行为。
2、厂家举报,十余吨假冒复合肥被查!
山东兰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浙江某肥业有限公司举报:在兰陵县有两家农资超市销售假冒该公司的某品牌复合肥料。在这两家农资超市,当地执法人员共发现假冒浙江某肥业有限公司某品牌复合肥料共15.7吨,而且超市农资经营者均无法提供购进复合肥料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涉案案值近10万元。最终执法人员扣押了这些复合肥料。
这两家农资超市零售商,不但钱全打水漂了,估计这下半年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看清楚,方框内是钙的含量,可不是钾的含量
这个写三个15,最后一个是钙的含量,可不是钾的含量,实际上也是二元复合肥,含量只有30。
看清楚,这个方框内也是钙,可不是磷,实际是二元肥,含量只有30
“复合智控肥料”,肥料的外包装上有“晴穗18 18 18”等标识。购进价格为30元/袋,销售价格为60元/袋。经抽样检验,其氮(N)的质量分数的实测值为2.7%,与技术要求的≥8.0%不符,为不合格产品,且售卖人未能提供上述化肥的资质证明材料、进购凭证、销售记录材料。
向化学老师求救:上面这是什么物质?
↑ 这个标注HAK2O,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标注16,忽悠成三个16的肥料,农户也分不清楚。
二、尿 素
注意:2018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尿素标准是“GB/T 2440-2017”,与之前GB/T 2440-2001相比,GB/T 2440-2017对农业用(肥料)尿素的取消了一等品登记划分,对总氮、缩二脲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
新标准实施后,含氮量低于45%(超出允许误差值)的尿素都是“假尿素”或不合格尿素。
大家购买的时候要先看一下这项指标,这很重要!下面来看看不合格的尿素包装是什么样的?
我们从包装上可以很明显看出,这尿素有问题,规定是总氮(N)≥46%,但是这个产品是和其他乱七八糟的含量加在一起≥46%。所以它的含氮量肯定有问题,不合格!
(图片来源网络)
案例:安徽滁州全椒县种植大户查某,从经销商王某那里购买了15吨含锌氮肥给750亩小麦做底肥。当时王某告诉他这款产品是“新型尿素”,于是查某按照尿素用量施用,不料却出现了小麦大面积枯黄的情况,经过农委专家诊断报告指出:小麦枯黄与施用含锌氮肥有关。
2、起个新名字,什么所谓的“新型肥料”假货!看看这个:多肽尿素什么鬼?执行标准是企业的,又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含量凑成的总含量为46%,判定:不合格!
案例:因为听说追含硫的肥料能让西瓜更甜,种植户李某(化名)从一个农资店买了一袋“金尿素”,结果上到西瓜上后,西瓜奇形怪状,而且瓜小不甜!李某问懂行的才知道这个“金尿素”单纯从包装上就不合格!(标含量大于46.6%,实际含氮20多个,其他的就是硫什么的!按照国家标准属于严重违规标注!)后来按照袋子上的免费电话,李某又问了厂家,厂家说不能上西瓜,含氯!!李某真的被这个“金尿素”给坑死了。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216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