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以麦田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麦田,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确定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根据生产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值为:


产量水平每亩200—300公斤的低产田,亩施用纯氮6—10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钾2—4公斤;


产量水平每亩300—400公斤的中产田,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4—6公斤;


产量水平每亩400—500公斤的高产田,亩施用纯氮10—14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5—6公斤;


产量水平每亩500—600公斤的超高产田,亩施用纯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6—8公斤。该技术适用于全国各麦区。


二、缓释肥减施增效技术。


针对麦田秸秆量大、施肥不合理、施肥成本高等问题,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料与速效肥料相结合。


一是根据各地种植的品种类型、产量水平、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推介使用缓释期120天左右的缓混肥料。还可采用缓释肥料与速效肥料(尿素或复合肥)配合,以降低肥料成本。此外,因地制宜选用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


二是根据土壤地力水平、产量水平、气候条件等合理降低肥料用量。研究认为,减量10%15%能实现稳产增效。


三是根据当地生产条件、春季降雨或灌溉条件等确定合理的施肥方式,可采用一次性基施或基施(50%60%)与春季(返青前后)追施(40%50%)二次施用的方式,以二次施用方式增产增效的效果最佳。该技术适用于全国各麦区。

来源:龙池农业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