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们即将迎来白露节气。秋色渐渐浓厚,转眼之间,孟秋结束,中秋到来。而今年白露之后的第三天,就是一年一度传统的中秋佳节。


202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南北涝中间旱,多年不遇。其中,长江流域迎来罕见伏秋连旱,而珠江、辽河流域的降水较往年偏多。与此同时,白露未到,河北张家口却一夜霜降,山东竟然成了山“冻”,季节紊乱,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年的白露为“早白露”,又是“单白露”,农村谚语认为,“早白露,湿漉漉;白露单日行,苍天哭不停”,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啥农村老人直言,白露时节能够预测秋天收成。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聊一下。

一、今年白露为啥不一般?

古代历书上说“斗指葵未白露,此时,阴气渐重,寒生露凝”,反映了自然界的温度变化。特别是夜晚,气温下降很快,昼夜温差开始加大。作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二十四节气来预测天气和收成,是古代劳动人民向世界奉献的宝贵遗产。仔细分析今年的白露,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两种特征。


(1)2022年是“早白露”今年白露,交接时间出现在农历的八月十二日的23:32:07,属于早得不能再早“早白露”。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提出异议,明明是晚得不能再晚的晚白露,为何要睁眼说瞎话呢?其实,所谓早与晚,需要用干支历来判定,这是根本和基础。干支历是老祖宗创立的一种悠久的计时方式,由10天干和12地支依次搭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包括了24节气、12月建等,内容极其深奥莫测。


因为白露是从酉月开始,酉时之前,为早;酉时之后,则为晚。而今年的白露在“夜子时”。说到“夜子时”,古书《星事大战》是这样说的:“子时,上半时在夜半前,属于昨日;下半时,在夜半后,属于今日”。由此来看,2022年的白露为“早白露”。


2)2022年为“单白露”今年的白露出现在9月7日,农历的八月十二日。因为十二是双数,我看到有很多朋友简单界定为“双白露”,其实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从干支历上来看,今年的白露出现在癸亥日的甲子时,实则为农历8月13日的子时。所以,严谨一点来说,今年的白露为单数,属于“单白露”。


二、“早白露”与“单白露”有什么样的说法?

在农村谚语中,白露早晚是有不同的说法的。“早白露,湿漉漉”,表示下雨的几率大;而“晚白露,凉飕飕”,表示天气会很晴朗。那么,双白露和单白露有什么说法呢?“白露逢单,地下不干”,表示雨水充沛。“白露逢双,干谷上仓”,表示天气晴朗,适合秋粮入仓。由于今年为“早白露”,又是白露行单日,所以白露时节下雨的几率很大。那么,此时下雨是好还是坏?到底会对秋天收成有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接着继续分析。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农村谚语,“不怕七月鬼,却怕白露水”,说的是这个季节下雨的危害性。因为中秋之后,农作物即将收割,此时最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及昼夜大温差来促进籽粒饱满,和获取从容收割的时间,下雨甚至比七月的鬼更可怕。白露宜晴不宜雨,是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也是丰收年景的预兆,但是,今年却是雨水易发的时间,在过去为荒年的兆头,即所谓的“白露单日行,苍天哭不停”。当然,今年天气极端已经刷新了60年不遇的记录,这要是在过去,是农村农民万万不能承受的痛,但今天,我们已经具有先进的科技力量战胜在自然灾害,先进的气象科学来减灾防灾,即使面对天气极端与不测,依然能够收获大丰收。朋友们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