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地球上面临的高温有多严峻?也许只是个开始!历史上大旱后引发的大灾有哪些呢?高度警惕!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在大的灾难来临时,人们通常都是没有多少办法的,都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翻看历史,你会发现,千百年来都是最苦最底层的农民托起了盛世和城市繁华,可是当灾荒和乱世来临的时候,农民又往往是灾难最重的承受者!


庄稼长势不好,我们可以追肥和使用生长调节剂。得了病虫害,我们可以打杀虫剂、杀菌剂。地里草多了,我们可以打除草剂。旱了我们可以浇水,涝了可以排水。即使咱们的农业措施这么发达了,在大自然的绝对力量面前,人类仍然太过于渺小,难逃靠天吃饭的命运!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咱们国家高温不断。据相关报道:8月12日发布了第一个高温红色预警;8月13日湖北竹山气温飙到44℃;截止到8月15日,我国已有68个国家级气象站高温突破历史极值;截止到8月19日国内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发布30个高温预警,连续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40度以上的高温肆虐重庆、新疆等地,甚至最高气温达到44.6度。今年我国高温综合强度已经达到1951年以来最强。不只是咱们国家,连国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迎来极为罕见的高温天气。例如,英国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导致第二大河泰晤士河的源头已经干涸,只能看到有深深裂纹的河床;法国也遭受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造成100多个城市饮用水短缺;澳大利利亚也是持续高温,就连热带雨林中死亡的树木是以前的两倍。另外,今年欧洲各地遭受了近500年来极端干旱天气,水位急剧下降,导致“饥饿之石”重新露出水面。“饥饿之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在过去每次发生大的干,河水干涸露出河床以后,人们就会在石头、石碑刻上文字,记录旱情。这次捷克易北河露出水面的“饥饿之石”上面刻有:“如果你看到我,就哭泣吧”和“一旦这块石头消失,生命将再次繁荣”等来警示人们。


在咱们国家民间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大旱过后,必有大灾”!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历史上确实存在大旱之后出现灾荒的情况!2022年7月13日,北非的突尼斯首都迎来近40年最高温度,达到48℃,干旱导致其国内,大片谷物燃烧殆尽,给当地人们带来巨大损失。还有葡萄,持续高温的天气,引发其国内多地火灾,据相关报道,葡萄牙高温引起的火灾多达14处,过火面积超过3000多公顷,给当地人们带来巨大的灾害。就连高温天气不多的英国,今年气温已经超过40℃,看似不是很高,但这是英国近200年来的最高值。因此,英国气象局还发布了“琥珀色”极端高温警报。以上这些时间,似乎正在应验古人留下的“大旱过后,必有大灾”的俗语,还是需要去警惕的。再来看一下国内历史上一些由于大旱之后导致大灾的事件!在《国语》中有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川竭,山必崩……”。意思是说,伯阳父认为干旱导致河水干涸露出河床,接下来一定会出现地震等自然灾害。结果也像他说的那样,当年江泾水、渭水、洛水都干了,在接下来的周幽王二年就发生了岐山大地震。在《宋史》记载:嘉定元年,春燠如夏。六年冬,燠而雷,无冰,虫不蛰。八年夏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一钱,暍死者甚众。九年冬,无雪。一三年冬,无冰雪。越岁,春暴燠,土燥泉竭。


意思是说,在南宋嘉定年间,安徽江苏一带出现酷暑天气,导致大旱。严重到什么程度呢?“草木枯槁,百泉皆竭”,平时一钱能买到的水,涨到100钱还买不到,很多人都渴死了。还有公元前1601年,华北地区遭受遭遇罕见的大旱,导致伊、洛水干,农田绝收,饿殍遍野。还有清朝乾隆8年也是历史上少有的炎热天气,导致当年多地出现大旱灾。据当时县志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还有清朝光绪年间,1875出现水位下降的情况,到了1876年水位进一步下降,旱情加重,高温使多地农作物出现减产或绝收,人们生活陷入困境。“大旱之年,必有大灾”,1876年这次大旱,人们挨到了1878年才迎来降雨,缓解了旱情。让人们没想到又迎来了一场瘟疫,突来的瘟疫,导致数千万百姓处在生死线上。加上朝廷没有相应的应对瘟疫的措施,人们损失惨重。这次由1876年的大旱引发的瘟疫既是天灾也是人祸。1907年还是清朝,夏季持续高温引发多地干旱,水流枯涸,大地干裂,造成大片庄稼庄被旱死。现在人们的手段这么多,面对蝗灾只有承受的份,何况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1907年大旱之后又迎来罕见的蝗灾,不仅庄稼被吃没了,就连树叶也被蝗吃吃的差不多了,人们想找树叶和野草充饥都很难。人们挨过了高温炙烤,挨过了干旱和蝗灾导致的饥饿,终于迎来了降雨。人们没想到这次降雨又是一场灾害,持续下个不停,又造成了多地出现洪涝灾害。据相关记载,从1907年开始的干旱引发的旱灾、蝗灾和涝灾,到1911年才结束,持续了4年多,导致一千多万百姓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和脆弱,只有承受份,毫无还手之力。还有1942-1943年春,河南发生特大旱灾加蝗灾,后来还被拍成了电影,相信很多人看过这部影片。当年持续的高温导致大旱加蝗灾,导致春秋两季农作物大部分绝收,河南1000万人口中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您认为古人留下的“大旱过后,必有大灾”的俗语有道理吗?俗语不是预言,只是对过往现象和经验的总结。您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由大旱引发的灾害吗?期待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