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话叫“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放在种植春玉米上,就特别适用。5月份适当的干旱有利于玉米蹲苗,玉米根系下扎深,玉米植株生长粗壮,抗倒伏的能力明显增强,到了6月份之后,如果气候再继续干旱,对玉米生长反倒又不利了,玉米处于生长拔节,抽穗等生殖生长的时候,需要水分较多,水分供应不上,造成玉米雌穗与雄穗的生理生长不协调,造成玉米出现秃尖,因此,在玉米遇到干旱的情况下,久旱不下雨,要进行适当的浇水,水分能调节玉米生殖生长的关系,有的农民朋友害怕浇水引起玉米徒长,现在的玉米品种,一般要求一促到底,为了降低玉米的高度,可采取喷洒玉米健壮素,缩节胺等控制旺长的药剂,来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就可解决玉米徒长,减轻玉米倒伏的作用。
3、病虫危害 在玉米病虫害多发的田间,没有注意防治病虫害,病虫害等危害到玉米雄穗,造成玉米花粉减少,有的玉米抽丝的时候,遭到害虫截断,影响到授粉,从而出现玉米秃尖。
4、通风透光能力差 这种原因常见于播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间,超高密度播种的玉米,叶片相互遮挡阳光,影响到制造光合营养,一般春玉米,播种3500左右,夏玉米不宜超过5000株,植株松散型玉米要稀播,株型比较紧凑的玉米,适当的提高播种密度。除了以上这几点原因之外,玉米品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没有经过当地实验,不能从外地盲目的引进玉米品种,避免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最好选择适合当地的本地品种进行种植。玉米遗传性较差,不能自留种,一般要选择杂交较好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可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减少秃尖的发生。
关键字: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29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