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氢钾作为补充磷、钾元素的一种常见存在形态,深受各大厂家以及农民朋友们的喜爱。但是通过市场调查,当前市面上的磷酸二氢钾假货占六成以上,价格有的低的离谱,究其原因,磷酸二氢钾造假价位门槛低,利润空间大,加上农户鉴别能力有限,很多农户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有时候用过很久之后感觉没有效果才知道上当受骗了,而造假厂家缺利润赚的盆满钵满!
01
磷酸二氢钾造假形式
1、主流造假方式:使用硫酸镁造假
用硫酸镁冒充磷酸二氢钾,这是磷酸二氢钾最普遍造假方式,某些用户觉得买个磷酸二氢钾,掺点硫酸镁也不错呀,毕竟作物也需要补充镁、硫元素,但我告诉你,磷酸二氢钾成本是硫酸镁十几倍。
由于硫酸镁原料为工业下角料,含有少量的铁元素及其它重金属等,所以这种产品一般是微黄色,不透明,味道苦涩。造假者选用硫酸镁为原料冒充磷酸二氢钾,并添加一些激素,甚至还有人会添加一些奶香味的香精,美其名曰植物营养奶精。此类产品在西北、北方某些地区颇为普遍,几乎已经被当做了正品磷酸二氢钾来销售。
使用这种假货后:因为硫酸镁+激素的产品无论是叶面喷施,还是冲施,在作物上还是会有一些表现的,叶色翠绿,叶片薄而脆,作物返青快。但用量较大时,往往造成作物嫩梢发红不生长,甚至叶稍呈锈色焦枯状。农户刚用过之后不久,还直呼该产品效果不赖。使用这样的产品会给人一种错觉,造成作物后期脱肥,使作物产量大幅降低。
2、主要以硫酸铵、氯化铵为主,略添加一些氯化钾
主要以硫酸铵、氯化铵为主,良心未全部泯灭的企业还会添加少部分氯化钾,并添加激素作为产品核心的假磷酸二氢钾。此类产品美其名曰:**大肥王、改进型磷酸二氢钾等等,在蔬菜大棚区销售较为广泛。
3、掺假产品
即将正品磷酸二氢钾与氯化钾,按照1:9或者更低的比例,掺混在一起,并添加激素,然后以磷酸二氢钾的名义面市。此类产品,已经成为了某些商家的新宠,敢明目张胆地用小苏打做鉴别实验,甚至敢放言,不惧你拿去检测化验。但是真正拿去化验,肯定会狠狠地打脸。
4、替代产品
用氯化钾(精细白钾)、工业级磷酸二氢铵混合物来替代磷酸二氢钾,主要以氯化钾为主,此类产品最为隐蔽,使用此类产品,田间表现效果还真是不错,但是成本要低很多,每吨至少便宜3000元以上,此类产品一般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居多,不过对“氯”离子敏感的作物,使用后导致果实味道发苦、甚至产生药害。
5、用硫酸镁、氯化钾、磷酸一铵、硫酸钠、工业盐等混合掺假
这种造假方式主要采用硫酸镁,还适当掺入一些氯化钾、磷酸一铵、硫酸钠、工业盐(氯化钠)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掺假,甚至毫无比例一顿乱搞。这种造假方式原料价格也低廉,成本只是真正磷酸二氢钾五分之一甚至更低,此造假方式也比较隐蔽,简单方法难以判断真假,味道形状与正品类似,违法成本低,这种假货通常还掺混一定的激素使用。
这样产品一般难以达到效果,可能会威胁作物健康,导致作物果实上色不好,还可导致产品品相差,抗逆性、抗病、抗寒能力下降,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烧叶情况。
6、磷酸二氢钾纯度不够,含磷酸钙等
一些无生产资质小作坊采用湿酸法工艺生产磷酸二氢钾,生产工艺落后,达不到国家规定产品标准,还有就是产品原料常为工厂废酸液杂质,通常为钙镁离子,表现为易结块,通常呈淡黄绿色,这类产品通常溶解不完全,喷施后叶面有白色膜状物。
7、使用工业废液造假
在电镀、盐化工工业中,存在一些含有磷酸二氢钾废液,有些厂家打着“变废为宝”旗号,去萃取废液中磷酸二氢钾,实际上,他们只简单粗萃取,甚至有些公司只是将废液强氧化脱色处理后提取干物质,此类磷酸二氢钾产品形状不规则,不稳定,潮解后有颜色出现。
我有说话...
已有0条评论,共262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