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的霜降在10月23日,它的来临代表着秋天的完结和寒冬的开启。农谚“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说明霜降后,早晚温度极低,地面露水成霜,而中午相对更暖和,造成冷热温差变大,天气也更干燥。

此时草木成熟变黄,昆虫休眠,候鸟南迁,田间收获与播种也到了收尾阶段。待收获的作物还能趁着冷热温差大而多积累些营养物质,并在干燥温暖的条件下晾干储藏;待播种的作物、蔬菜能适时抢占生育期,从土壤中获取更多矿物质、水肥,增加产量并提高品质,及早收获。


“霜降农忙”忙在哪?

1.大葱收获

民间有“霜降不收葱,越长越中空”的俗语,因为收获较晚时,葱白上补的营养会向下转移,导致上部水分丢失,变软发硬,因为影响大葱的产量的口感而降低了市场价值,给葱农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2.水肥管理促进早熟

撒施腐熟的农家肥、磷肥等,可以使山药,玉米等提前一周左右成熟,防止遭受低温冻害;白菜收获前,每周定期浇水,浅水灌溉。气温降低至4℃时,及时收获,防止白菜细胞中自由水结冰而降低品质。


3.收获水稻

南方种植的双季稻,晚稻应该霜降前后到十一月上旬收获完成。水稻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霜降以后,气温降低天气 变干,为了防止稻粒出现空瘪粒等减产现象,稻农应及时喷水浇灌,维持地温,及时收割、脱粒、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