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柑橘红蜘蛛难防治?
体型微小隐蔽性强
柑橘红蜘蛛有成螨、若螨、幼螨和卵4种形态,其中成螨和若螨易于观察,而幼螨和卵则需要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发现,在种植管理中容易忽略,错过较佳的防治时期,爆发后很难一次性清除。
果农科学用药意识差,抗性逐年升高
红蜘蛛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对化学杀螨剂容易产生抗性,而农户在防治过程中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或劣质杀螨剂,加快抗性产生,最终导致防治难度直线上升。
施药不完全,出现漏网之鱼
市面杀螨剂主要以触杀为主,若对柑橘叶片正反面、果实、树梢和枝干施药不到,红蜘蛛接触不到药液,便会出现漏网之鱼。
今年的红蜘蛛为何更加难以防治?
部分地区受疫情的影响,果农面临采果难、果子销售受阻等诸多难题。许多果园冬季没有清园或清园不到位,导致果园红蜘蛛等病虫螨基数大增。加之,去年暖冬,越冬虫口存活率提升。
然而,大部分果农都按照往年的管理习惯防治红蜘蛛,错过了3月份的较佳防治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果农开始不择手段,擅自加大用药量,同成分的杀螨剂多次重复使用,导致害螨产生抗药性,防效大大降低。例如,广西荔浦、武鸣,四川眉山、蒲江,湖南新宁、道县;江西赣州等地对螺螨酯、乙螨唑、阿维菌素的抗性飙升,严重的区域抗性高达80倍以上。
经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产生抗性的全爪螨(柑橘红蜘蛛)的体壁增厚,阻隔作用增强,普通的药液达到靶标的速度和剂量受限;其次,柑橘全爪螨的解毒代谢增强、对药剂的敏感性降低,药效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