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结束后,本周六,我们即将迎来寒露节。2022年寒露非同一般,农村谚语总结出3大特征,对农业生产和我们生活带来影响,朋友们早看早知道。诗人白居易说“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作为中秋向深秋转化的节气,通过气温和降水,能够反映节气与物候的匹配程度,而今年寒露为“早寒露、九月寒露、寒露逢甲日”,在农村谚语中有不同说法。下面,咱们就来详细聊一下。


一、今年寒露日恰逢“甲日”

今年的寒露出现在10月8日,农历的九月十三。说起九月十三,可能有人曾经常听到这样一句农村谚语“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九月十三下雨或者晴天,决定后期的旱与涝。由于九月十三为农历的甲日,而甲日的天气统领后面的天气。“甲日有雨,十天难晴;六甲无云,十天少雨”,甲日的阴晴,决定着后期降水多寡。那么,寒露时节,降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下面,咱们接着深入聊一聊。在农村,估计很多人常听老人说“白露水,是药;寒露水,是鬼”的俗语,此处的水指的是降水。因作物生长过程决定,秋收之际,降雨会毁坏作物,破坏营养积累与上色,所以,寒露时节宜天晴不宜下雨。在农村,也一直流传着“寒露雨,偷米鬼;寒露雨,烂谷穗”的俗语。2022年寒露为甲日,且为传统意义的“雄甲”。因单日为雄,双日为雌,而雄甲比雌甲的力量更强,因而当天下雨与否,可能会对后期天气的影响更大,朋友们不妨仔细观察。


二、今年是早寒露

今年寒露交接的时间,出现在农历九月十三日的13:22:16,属于早寒露。当然,这里的早与晚,大家要注意划分的标准,因为这是从干支历法来看的。寒露交节,在戍时最佳(19点左右),所以,在此之前,就是早寒露,今年的寒露就是早寒露。那么,早寒露会出现怎样的天气呢?交节的时间早,火气未尽,说明白天的气温仍很高,而夜晚气温下降,所以,昼夜温差大,虽然对农业生产不算坏事,但农民朋友要小心一夜入冬,以及晚霜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九月寒露兆丰年

寒露节一般固定出现在每年的10.7~9日,是以太阳运行的位置来划分的,属于阳历,它与我国传统以月亮圆缺计时的阴历不同,因阴历有大小月以及闰月等原因,所以二者出现的时间往往不固定,有时会出现在八月份,有时候会出现在九月份。寒露出现的农历时间不同,在农村谚语中也有不同的说法。“九月寒露兆丰年”,这句农谚说明了九月寒露预示着丰收的好兆头,其与“八月寒露是灾年”相照应,反映了节气晚对于农业生产的巨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