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1月玉米进口同比锐减,创19个月最低,受累于高成本和低需求。一方面,亚洲-贸易商称,运输成本高企导致到港量降低。另一方面,因今年生猪利润大幅萎缩,养殖行业的饲用谷物需求下滑



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11月进口玉米79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35.7%,远不及10月份进口量130万吨,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单月水平。


11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玉米719801吨,同比降低5.5%;从乌克兰进口玉米50967吨,同比降低79%。


1-11月玉米进口总量为2702万吨,同比增幅为199%




中国农业农村部12月份对全国2021/22年度玉米总产量的预估为27.255万吨,比上月预测值调高159万吨,年度结余变化调增至183万吨,并称近期主产区玉米集中上市,后期市场供应量有望增加。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习银生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玉米不会成为第二个大豆。虽然产需缺口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今年预计全年进口玉米约2900万吨,替代品进口约2500万吨,明年进口可能仍超配额,但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未来玉米供求关系将进入新的再平衡过程。


对于未来玉米供求格局,习银生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玉米供求将维持紧平衡的格局,产需缺口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不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于玉米价格上涨,促进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恢复增长。同时,玉米消费增速趋缓,玉米产需缺口有望呈逐步缩小甚至消失的趋势,玉米供求紧平衡格局有望逐步缓解,加上适度进口,未来中国玉米供给完全有保障。当然,也需要政策鼓励发展玉米生产。随着玉米产需缺口的逐步缩小,供求关系将进入新的再平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