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叶上的病斑呈梭形或纺锤型,外层有黄色晕圈,内层红褐色,中间灰白色,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变为褐色长条状,是发生了稻叶瘟。这种病斑是稻叶瘟慢性型斑,发生发展较慢。
近年来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这些水稻品种大多较感稻瘟病,有利于稻瘟病流行。据江苏省气象台预报,8月全省范围内有4次降水过程,降水量比常年偏多0~2成,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1℃,并有1~2个台风经过,有利于早播田块稻瘟病等真菌性病害流行。近期稻叶瘟已在部分水稻田发生,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防治水稻稻叶瘟,适用药主要有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等。三环唑是防治稻瘟病的高效药种,内吸传导性强,持效期较长,对新叶和健苗保护效果好,但只有保护作用,没有治疗效果,田间有稻瘟病发生时,需加用肟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稻瘟灵、稻瘟酰胺、春雷霉素等有治疗效果的药种。稻瘟灵能用于治疗稻叶瘟,宜选用防治效果相对较好的产品,如“富士一号”40%稻瘟灵乳油等。“富士一号”内吸传导性强,具有双向传导作用,能全方位保护水稻,对苗瘟、叶瘟、穗瘟等各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杀菌作用强,对稻瘟病同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药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多雨季节可以趁雨隙施药,避免施药后1小时内遇降雨即可。该药同时对水稻生长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促进根系发育,诱导水稻提高抗逆性。